2024年是北京体育大学建校71周年,也是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成立45周年。为了凝聚人心、增强信心,总结经验,更好地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11月25日,竞技体校以“以体为本、从新出发、亦读亦训、全面发展”为主题,在北京体育大学国家训练基地分别举办了建校45周年校庆训练和文化教学研讨会活动。
训练研讨会: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会议诚邀来自清华大学、韩国首尔IT高中、北京体育大学的专家学者,就竞技体育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与会者回顾了竞技体育领域的经验与教训,并致力于探寻新的发展路径,对竞技体育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次会议由竞技体校训练科科长王朔主持,竞技体校全体教练员及合作省市跆拳道教练员参加此次会议。
图|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场
图|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场
会上,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的教授吴及强调了构建数字化平台和智能化训练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期望实现体育训练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为竞技体育注入数字化的新动力。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中心的高级防护师阮槟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打造世界一流的拳击队:有声望、受尊重的高水平队伍;培养运动员强健的意志品质;按照计划进行体重的控制;通过视觉训练吸收专项知识;采用心理放松技巧。原中国国家跆拳道队主教练卢秀栋则分享了中国跆拳道队伍的成功经验、跆拳道管理理念的创新与变革。韩国首尔IT高级中学校长林宗焕回顾了IT高中与竞技体校共同走过的历程,并表达了希望未来两校、两国的友谊能够持续发展,同时祝愿2028年奥运会中国跆拳道队能够取得优异成绩,再创辉煌。
图|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吴及正在发言
图|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中心高级防护师阮槟正在发言
图|原中国国家跆拳道队主教练卢秀栋正在发言
图|韩国首尔IT高级中学校长林宗焕正在发言
竞技体校党总支书记陈中也向在场的专家和教授们发出了诚挚的合作邀请。她期望大家能够携手并进,共同致力于培育中国的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并为我国体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 竞技体校党总支书记陈中讲话
文化教学研讨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体教融合研讨会
会议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北京教育学院、竞技体校的专家学者作报告。与会专家就体教融合交流学术观点,分享研究成果,共同探讨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新趋势。
图| 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体教融合研讨会会场
会上,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潘建芬教授作了“为素养而教”的主题发言。她借助详实的调查数据、案例分析以及个人经历,对专业运动员与普通中学体育兴趣班学生之间的差异、国内外运动员培养策略的不同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她阐释了在新时代体教融合背景下,专业运动员培养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思考方向。
图|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潘建芬教授正在发言
北京大学智慧场馆中心主任吴定锋副教授作了关于竞技体校学生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展望的报告。他指出了竞技体校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方面的独特优势,并提出了关于文化课程教学方法的建议。面对当前的教学挑战,他强调了创新教学策略和优化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强调了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促进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了体教融合背景下文化课程教学的有机整体和生态系统。
图|北京大学副教授吴定锋正在发言
竞技体校思政教师郎明朗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以“新时代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究”为题进行汇报。他探讨了新时代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挑战,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四大路径:站稳政治立场,明确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意义旨归;讲好体育故事,增进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同;整合资源力量,营造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协作氛围;搭建实践平台,推动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合一。
图|竞技体校郎明朗老师正在发言
会议最后,竞技体校校长张宏伟进行了总结发言。他指出,45年来,竞技体校独立培养的运动员已经荣获6枚奥运金牌。竞技体校作为北京体育大学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向国家队输送了众多杰出的后备体育人才。新时代,竞技体校将以“以体为本、从新出发、亦读亦训、全面发展”为办学理念,为体育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图|竞技体校校长张宏伟进行总结发言
会议由教学科科长刘艳涛主持,全体文化课教师参加此次会议。
图| 竞技体校45周年校庆研讨会参会人员集体合影
本次竞技体校45周年校庆训练和文化教学研讨会的成功举行,以及北京体育大学领导的深切关怀、各领域人才建言献策的大力支持,都将激励着竞体人继续以昂扬的精神风貌、积极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为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竞体力量。